网站首页> 救死扶伤无怨无悔

救死扶伤无怨无悔
—前川街东寺社区诊所黄理成医生采访记

  
  在滠水河畔的东寺社区,不管是田头地角还是大街小巷,只要提起“赤脚医生”黄理成的感人事迹,人们就会唏嘘不已,感慨万端,顿生敬仰之情。都夸他是一个好人,一个好医生,一个好党员。他从医34年,走村串户,低价收费,热情服务,把病人当亲人,爱大家,忘小家的事迹早以在当地群众中家喻户晓。一个七十多岁老太婆动情地说:我没有文化,不会说话,但是,我认为他就是当代的白球恩医生。在乡村医生中,有谁被群众这样称赞过,有谁有这么好的口碑?当然,赞叹之余,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,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?四月中旬,我们《人文前川》编辑部一行人,在东寺社区总支委员段世新的带领下,对黄医生进行了采访,也随访了就诊的病人和附近的村民。
  
  当我们来到黄医生的诊所前,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。他的诊所是东寺四组的一个旧仓库,是大集体时期的产物,两间砖瓦平房。几十年风风雨雨,房子破烂不堪,桌子板凳也是几十年前的样式,而且陈旧破损。如果不是看到房间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,根本看不出是一个诊所。我们简直不敢相信,黄医生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状态下从事医疗工作几十年,并赢得了病人的好评,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。
  
  黄理成医生为人低调,憨厚本分,不苟言谈。请他介绍自己的事迹时,他一再推辞,说他的事迹不值一谈,都是他应该做的。他今年57岁,是东寺六组的村民,1976从部队转业。在部队时刻苦学习,获得过医疗专业文凭,因此,1977年当了大队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。直到1982年合作医疗解体,他仍坚持在医疗工作第一线,热爱医疗事业,一直干到今天。为了一心一意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他把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交给了大哥黄理英耕种。
  
  妻子肖金翠,是丝绸厂的下岗工人,46岁,长年在外打工,落得了一身疾病,为了补贴家用,至今仍在坚持打工。儿子读大学,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近两万元,目前他家中负债累累。黄医生每月医疗所得的工资不足一千元。他为病人打针输液,最好的药(如先锋等)吊一针,仅收病人14~18元,偶而最多收20元,这个数字在目前同行中是最低的。有时他出诊根本不收出诊费,而在同行中,出诊费至少要收5元,他偶而收费也只收3元。
  
  因家庭的经济问题,夫妻之间常常发生矛盾,妻子有时把他骂得狗血淋头。尽管如此,他们从来没有闹过离婚,妻子发泄了怨气之后,仍然理解他,支持他。
  
  病人最感激他的是他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医德。不管是白天黑夜,还是数九寒天,什么时候请他治病,只一个电话就随叫随到。哪怕是接到电话时正在吃饭,他也马上放下碗筷直奔病人家中,三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如此。
  
  东寺四组的村民,得知有人采访黄医生的消息,他们自发地拥进诊所,争相介绍他的事迹。这场景让人十分感动。66岁的村民黄友梅老人介绍说:“有一年,有个叫肖东明的年轻人得了肝炎,脸上发黄,肚子鼓鼓的。病人跑了几家大医院,家里的钱用光了,无力应付医院昂贵的医疗费,就来找黄医生,说把自己‘死马当活马医’。一般来说是没有人敢接这样的病人的,如果治不好,人死了,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。黄医生接了这个病人后,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自己,而是怎么救活这个年轻人,因为病人年纪轻嘛,将来还有大好时光。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,硬是把这个年轻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年轻人捡回了一条命,对黄医生佩服得五体投地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只是至今还差黄医生的药费钱,黄医生也不要了。青凤村有个六、七十多岁的老人,家里经济困难,交不起药费,黄医生一分钱也不收,为她免费治疗。东寺村的一个村民,一身老年病,没钱医治,他一直坚持给他看病。后来病人离婚了,人也死了,至今还欠他一千多元的药费。”
  
  48岁的村民冯五喜说:“黄医生给人看病服务态度好,群众对他的口碑好。他收费也合理,比起其它的地方,他的收费是最低的。他赚的是功夫钱,手工钱。人民巷有个94岁的婆婆,身体瘫痪二十多天,他一直跟她坚持治疗,处理伤口,换药打针,细心周到。”60岁的村民潘彩琴说:“我们找黄医生看病,他从来不多收一分钱。有些少量的药品,比如创可贴什么的,他都不收钱。经常给别人看病忙得饭也吃不到口。60多岁的村民王锦平,反复中风,生活不能自理,身上长了褥疮,气味难闻。他的家人花了二万多块钱,在医院开药回来让黄医生给他打针,已经打了二十多天了。”
  
  黄理成医生在三十多年的行医过程中,除了对病人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外,他对医疗技术更是刻苦钻研,精益求精。别看他诊所的房子破旧,医疗器械极少,但是他对病人的整个医疗程序十分重视,该消毒的地方,该用多大的剂量一定严格遵守,人命关天,不越雷池半步。三十多年来,他接诊的病人无数,还包括周围几个社区的村民,从地区跨度看,纵横十几公里,从来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,而求医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多。
  
  结束了群众的采访,我们一行人又到东寺六组参观了黄医生的住房。他住在两间破旧的砖瓦房子里,屋里阴暗潮湿,家具都是几十年过时的旧家具。因忙于诊所的事,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房子,屋子里到处是灰尘,屋面还有多处漏雨的地方。周围的房子都改建成了楼房,唯独他的住房没有能力改建,与周围的环境极不相衬。
  
  面对简陋的医疗条件,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,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?黄医生的回答非常简单,也令人十分感动和震憾。他说:“我是个医生,但我首先是一个党员,党员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。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,人们眼光都在向钱看,可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,不能丢。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,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仍然困难,看不起病,看病难。我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帮这些人。”问他:你为这些病人所作的一切自已后悔过吗?他说:“我从来没有后悔,自己如果后悔,那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所做一切。是的,现在做小工一天也能挣一百多块钱,最少一个月也有三千多块。但自己所做的事意义不同,我是党员,我所做的事,也算是在为群众分忧解难吧?”
  
  他朴素的语言简短,明了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、人生的价值、展示了一个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。一个人活着的目的,不能仅仅只是为了追求金钱等物质利益,而应该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。他的境界很简单,他的追求也平凡,那就是宁可自己受穷,也要让群众看得起病,宁可自己辛苦一辈子,也要让病人健健康康享受生活。为病人解除痛苦,为群众做好事,对他来说是天经地义,不求回报,无怨无悔。毛泽东当年说过:“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......”黄理成医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。对比他的行为,我们的少数党员会不会汗颜?会不会扪心自问:当你在滠水河滩散步时,当你在翩翩起舞时......你会不会想一想,此时此刻的黄医生在干什么?我为群众做了些什么?黄医生,三十多年如一日,弹指一挥间,谈何容易!其中风风雨雨,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清楚。要是全区的乡村医生,全区的党员,都象黄医生这样做,这个社会不是更和谐吗,更美好?
  
  当我们结束采访任务时,东寺社区的黄贵生书记介绍说:社区每年给黄医生的诊所补贴了900元的补助费,因为社区目前只有这个能力。但是,今年准备想办法改变一下黄理成诊所的环境,定一个方案,把诊所的房子解决一下,让他有个好的工作环境。这对黄理成医生来说,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消息。

更新时间:2016/11/14

上一页 本栏首页 下一页